close

         

       達蓋爾在1838年以銀版攝影法拍攝的巴黎第三區聖殿大道照片,被視為史上首張有人物出現的照片。在照片的左下角,出現了兩個人物,相信是一名鞋匠和他的顧客。照片曝光超過十分鐘,本來車水馬龍的街道因此顯得冷清,只紀錄到兩人的身影。

BB1bnSp2.jfif

       早期的銀版攝影法,照片的曝光時間很長,需要十多分鐘,很難拍攝肖像和移動中的物體。在這個階段,最常見的攝影題材是風景靜物,而最具商業潛力的卻是肖像

 

       在1841年,法國攝影師克勞德氯化碘蒸汽,對金屬感光版加工,成功將曝光時間縮短至以秒計。移居英國的克勞德,買下銀版攝影法在英國的專利權,在英國倫敦開設影樓,是個十分成功的攝影師,獲得不少榮譽,不過一場大火令他的肖像作品化為烏有,只有小量留傳後世。他留給世人的,是他的一項專利發明,就是暗房的紅色安全燈。

 

       後來鏡頭的演進也起了關鍵的作用。最早期的達蓋爾相機,裝配的是小口徑的鏡頭,光圈只有f/16。大口徑鏡頭的出現,縮短了照片的曝光時間,令拍攝照片更加便利。其中,來自維也納大學佩茲法爾1840年設計的一款鏡頭,即所謂的佩茲法爾鏡頭,光圈竟達f/3.6,大受歡迎。

 

        其中,由福倫達生產的同類鏡頭尤其著名,英國和美國也有公司生產這類鏡頭,由於生產商眾多,因此規格不一,大小不等,但光圈普遍都在f/3至f/6之間。早期照相館的拍照方式。客人坐在椅上,頭部被支架固定,盡可能保持靜止不 動,直至完成曝光。巨大的相機固定在木架上,攝影師手執快門線,準備打開快門。這種以支架固定頭部的拍攝方式,在十九世紀末已經落伍。

   

       雖然曝光時間大幅縮短,但曝光時間仍以秒計。假如被攝對象稍有晃動,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清楚。為了獲得清晰影像,攝影師會讓客人坐在椅子上,用幾隱藏的支架固定頭部,整襟危坐,盡量保持不動。光源方面,多以自然光為主,當時的影樓都盡可能在建築物的頂層開業。早期的影樓普遍設有向北的玻璃幕牆,或向的窗口(位於南半球的影樓相反),以漫射光而非直射光拍攝。

 

        當年的相機相當笨重,要固定在特製的木架上,木架的高度可調節。根據當時的天氣狀況,攝影師決定曝光時。拍攝時,攝影師取下鏡頭蓋,曝光開始,攝影師以懷錶計時。蓋上鏡頭蓋,曝光完成,然後把感光版取出,拿到暗房處理。

 

        早期的攝影師,有不少都是畫家出身,由他們拍攝的肖像照片,不難看到有繪畫的影子,特別是半身肖像畫。例如,攝影師會模仿荷蘭畫家林布蘭作品的照明手法,又會使用油畫布作背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