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照相機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繼發明了立體攝影機之後,這攝影歷史大進展,是在公元1851年3月,因英雕刻家阿查(Scott Archer 1818–1857)在Chemist雜誌上,發表了「火棉膠攝影法」。結果,很快速就取代,早先的舊攝影法。其方法,是將含有碘化鉀的火棉膠,勻潑全玻璃片面上,浸於硝酸銀液。趁濕片感光特強時曝光拍攝之,再即以沒食子酸顯影,繼用次亞硫酸定影。
IMG_20220409_121804_HDR.jpg
        雖比達蓋爾銀版照相法、「塔波紙照相法」複雜,尚且,製造過程須現場連續進行,可是其感光極強,曝光已可大幅度縮短至2、3秒。由於阿氏大公無私沒申請專利,允准世人採用,又是所有攝影方法中最快速。故因,此法所費經濟,照片顯明細緻,底片又可複製許多正相片,所以,全世界人樂於使用此法了,長達40年不衰。可見,其發明影響了攝影界,既深廣且久遠。不幸39歲,公元1857年5月卻英年早逝,舉世感慟。身後貧困,英國政府因其發明,不取專利,嘉惠全世界,造福攝影界,貢獻人類甚鉅,特贈款厚葬,且給年金資助其家人,聊表敬意。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照相程序訂定之後,有關教攝影的學校,也陸續開辦,公元1842年,有位匈牙利籍攝影師,在愛爾蘭都柏林設立一所「銀版法人像學校」。不過,乃以公元1847年,美國著名攝影家梅約爾,在英國倫敦開辦一所「美利堅銀版法攝影學校」最為顯著,名聲享遍全歐洲。

IMG_20220409_120833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說到「達蓋爾照相術」是初期照相機能製造出及暢銷的關鍵,但它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就在達蓋爾發表會場上,有位奧國教授愛丁斯豪森,立即發現達蓋爾所用鏡頭大約僅f/17的亮度,所聚集光線不足夠。散會後,即告知友人奧地利學者,維也納大學數學教授佩茲法爾博士(Petzval 1807–1891)。經佩氏以數理精算設計,加上製造鏡頭商福克特連德(Voigtlander 1812–1878)合作,整年後,於公元1840年製造出更好鏡頭(佩茲法爾鏡頭)的攝影機。鏡頭聚光約為f/3.6是達氏鏡頭的16倍聚光亮度,更甚是曝光時間也縮短到1/4分鐘之內。因佩氏計算設計出,有名的相對孔徑為1: 3.6的佩茲法爾鏡頭,使銀版攝影技術,從適合拍人像也因有廣角效果,又適合拍攝風景與建築物,而為科學方法的鏡頭設計,開了先例。此後約長達有六十年之久,佩茲法爾鏡頭成為攝影家們必有的鏡頭。故佩茲法爾亦被攝影界,譽為新攝影術創始者。因製造鏡頭商福克特連德,在德國設廠製造,並研發出的攝影鏡頭,品質良好,備受世人樂予使用,兼而建立起德國在照相器材工業上的名譽。
IMG_20220416_161807_HDR.jpg
    公元1841年6月10日,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塔爾博特(Fox Talbot 1800–1877)在學會,發表了「塔波紙照相術」。翌年,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獎章。方法是,塗以適當硝酸銀液的紙,浸泡碘化鉀液中,讓紙上生錪化銀。以此感度低,置久不易生變的銀板,再用硝酸銀、醋酸等,浸之於暗處令乾。此紙感光甚強,即可放置相機中曝光照像。拍照後用酸液顯影,用溴化鉀液定影,則完成世界上第一張紙質的「負片」。此負片,卻可再印洗出多張紙像片。後經改進,此法,更大受人們喜愛。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蓋爾銀版照相法,自從在1939年法國買下他的發明權後,在當時報章雜誌上轟動一時,沒多久,此攝影技術即刻風靡了全世界。幾個月內,歐洲就出現了一種前所沒有的行業,也就是新藝術形式照相館。不論巴黎、倫敦的光學商店,多人排隊買鏡頭。藥房買沖洗藥劑,商品店買照相機及感光版。

IMG_20220416_161319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攝影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日子是在公元1839年,法國人畫家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發明「銀版攝影技術」正式問世。他曾於1822年在法國巴黎開一個名叫「幻象畫」繪畫景色展覽。他用各式各樣的燈光變化照射在畫面上,產生使人意料不到的美好奇妙效果,聲譽卓著。在1829年,他向巴黎透鏡商買透鏡巧遇年長的尼埃普斯,因兩人意識相同,結果合作共同研發攝影、感光相片技術。三年後尼埃普斯去世,他仍然繼續進行實驗不已。

IMG_20220416_154342_HDR.jpg

  終於在公元1839年1月9日於法國科學學會上宣佈他的傲世大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的發明攝影技術,並命名為「達蓋爾照相術」。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攝影歷史上,第一張可以攝影成像的圖片,在公元1826年夏天,由法國攝影術和印刷製版發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實驗室中製成。

IMG_20220416_154143_1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元1725年德國,紐倫堡阿道夫大學的醫學教授,亨利其舒爾茲(Heinrich Schulze 1687-1744)發現;裝有硝酸銀溶液,曝光幾分鐘會變黑,沒曝光仍能是原來的淺白色。他發現,不是由於熱和空氣,而是因光的作用。經實驗,混合物中含銀越多,曝光變黑速度就越快。他在1927年發表了「硝酸銀與白堊之混合物對光的作用」之論文。堊,白色而可以用來作塗飾的土。文中述說:將硝酸銀與白堊之混合物,加水作成白色泥狀物,放入玻璃夾版,外放以黑色且有剪成的圖案、文字的紙,經露曝受光後,則玻璃版會現出圖案、文字來。如此廣為科學界重視,也是最早提出對攝影有用的光化學之第一人。德國人讚譽他是現代,攝影取像片的始祖。

IMG_20220416_153239_1_HDR.jpg

  公元1737年法國海勒特(M Hellot)發明了鋼筆寫字紙,浸在硝酸銀溶液後,竟然沒有了字跡。再經過曝光日晒後,卻又能現黑字。此為科學家開始研發,攝影中顯影劑的濫觴。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公元1568年,義大利貴族丹尼爾─巴爾巴羅(Daniel Barbaro)出版「遠近實際方法」。書中說出;在暗箱小孔拴上一條繩子,用來將小圓孔隨意放大或縮小,可以調節獲得極清晰的影像。甚至,改革以前無透鏡的暗箱,裝上凸透鏡,成為有史來,有透鏡攝影暗箱的發明者。

IMG_20220416_154013_HDR.jpg

  再者,義大利數學兼天文學家丹提(Danti 1536--1586)在公元1573所著「歐幾里德遠近法」中,發表使用凹面鏡片,可以把倒像弄反成正像,這使得攝影方法又更大改善。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而對於照相的技術實在有很多的理論敘述,而這些都是早期人類的智慧,就在公元1116年北宋藥學家寇宗奭所著『本草衍義』提到:菩薩石映日射之,有五色光。這是日光經過稜形的石英晶體,所折射散出的各種色光。這就是攝影學理上的色散現象。他發現色散的現象,卻足足比英國舉世著名科學家牛頓的發現早550年。

IMG_20220416_151123_HDR.jpg

  再說,拉丁語系國家的人們,為了避暑把屋子蓋得很遮陽很陰暗。這「房屋」拉丁語為(Camera)。而暗箱(Camera Obscure)是晦暗的房室之意,也是照相機(攝影機)的雛形。此為十五世紀末期,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o Da Vici 1452-1519),科學著作中就記述這暗箱,介紹人們可以用來寫生,描繪使用的工具。

IMG_20220416_150716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是一種運動不停的能量。光的直射到景物再反射到我們眼裡,讓我們感覺到有景物的影像。這光的學識研究與發現,從古來中外皆有。最早的記錄,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墨翟(478-392BC)之著作『墨經』中。其論述:光有直線照射的作用。光照射物體會產生影子。光具有反射的性能。論述針孔成像的道理。發光體的遠近,決定光的強弱。放大倍數概念。分別敘述了平面、凸面、凹面鏡的,物體和影像的關係。光的折射現象等等。可見中國的古代,已對光有了相當的研究與認識。

IMG_20220416_151016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又稱照相,俗稱拍照。日本則是引用中國古代繪畫的術語稱寫真。英文Photography,是由希臘文Phos與Grapho的結合字。Phos 是光,Grapho是描繪,合字是利用光來描繪的意思。就是任何景物由以有光的反射,而聰明的人類想到利用針孔或透鏡來攝取其反映過來的影像,再由感光材料作成,可以永久保存的影像記錄,我們通稱為攝影。

IMG_20220409_101922_HDR.jpg

攝影在世界上興起,不過是二、三百年來的歷史,而攝影真正融入我們生活中,蔚為風尚,漸入佳境,成為藝術,也不過是近百年來的韻事。但是研究起來,對於攝影有關光學的問題,可以追溯甚遠且廣。我們先說「光」的現象。

IMG_20220409_101658_HDR.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於19世紀已有彩色攝影,但在接近100年後,Kodak才帶領攝影業正式進入彩色時代。1935年,Kodak的Leopold Godowsky, Jr.和Leopold Mannes發明了彩色菲林Kodachrome,Kodachrome的色彩鮮豔,在適當環境下可以保存100年之久,深受專業攝影師歡迎,不少《國家地理雜誌》的知名攝影師都指定使用Kodachrome,許多經典攝影作品亦是以它拍攝的。可惜,隨著菲林的沒落,Kodachrome於2009年停產。Kodak把最後一卷Kodachrome送了給獲獎無數的攝影師Steve McCurry,攝影愛好者對作品《Afghan Girl》必定相當熟悉,它就是使用這卷珍貴的菲林所拍的。

20180707_094739(0) (Copy).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第一支攝影鏡頭創造出後,同樣在1839年,Daguerre又發明了銀版攝影法,利用水銀蒸氣對曝光的銀鹽的原理,把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而其曝光時間大概需要30分鐘。銀版攝影法比起以往的攝影技術不僅更省時,照片效果也更出色,是攝影界的一大進步。可是,薄銀片不易保存,早期的銀版攝影照片都有破損的情況出現。

20180707_095210 (Copy).jpg

        另一位在攝影界功不可沒的偉人為George Eastman。1880年,在銀行工作的攝影愛好者George Eastman希望改進攝影乾片,兩年間,他發明了一部為玻璃片上塗層的機器,其後,他以透明的材料賽璐璐(Celluloid)塗抹在玻璃片上,就此製造世界上第一款感光底片,並為其申請專利;1888年,Eastman又成功研發第一部使用卷式乾片的照相機。Eastman在攝影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甚至於1892年開辦自己的乾片及膠卷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簡稱為Kodak)。

20180707_095420 (Copy).jpg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的智能手機一秒便能拍照,智能手機的拍攝效果甚至能媲美專業相機。但以前在手機還沒有發明的年代,要要照相就要用照相機,提及相機,或許你會記得小時一卷又一卷菲林。上了年紀的你,甚至會憶起影樓的巨型相機。這些年來,我們見證相機的轉變。照相機廣義是指任何可以捕捉和記錄影像的設備,這早期人類在日常普遍使用的照相機技術大致始於19世紀早期。今天,讓我們回到19世紀,了解相機的發展。你知道嗎?。1827年,法國物理學家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利用感光原理,以金屬感光片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的誕生證明了相機的可行性,為攝影術奠下基礎。而史上第一張照片的曝光需時8小時

20180707_095144 (Copy).jpg

         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0年前,Louis Daguerre於1835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機,並把它命名為Daguerreotype,三年後,Daguerre更加在巴黎的聖殿大道拍了第一幅人類照片,更於1839年申請專利。Daguerre的相機是一個巨型木盒,以感光特性硝酸銀,在銅板上的薄銀片上印上照片內容,這就是負片的前身。而相機中最不可或缺的鏡頭則歸功於Charles Chevalier,這成為了歷史上第一支攝影鏡頭。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