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照相的技術實在有很多的理論敘述,而這些都是早期人類的智慧,就在公元1116年北宋藥學家寇宗奭所著『本草衍義』提到:菩薩石映日射之,有五色光。這是日光經過稜形的石英晶體,所折射散出的各種色光。這就是攝影學理上的色散現象。他發現色散的現象,卻足足比英國舉世著名科學家牛頓的發現早550年。
再說,拉丁語系國家的人們,為了避暑把屋子蓋得很遮陽很陰暗。這「房屋」拉丁語為(Camera)。而暗箱(Camera Obscure)是晦暗的房室之意,也是照相機(攝影機)的雛形。此為十五世紀末期,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o Da Vici 1452-1519),科學著作中就記述這暗箱,介紹人們可以用來寫生,描繪使用的工具。
接著公元1553年,義大利人玻爾塔(Giovanni Porta 1538-1615)發表了「自然魔術」(Magia Naturalis),一書中更詳盡介紹Camera Obscura。首先推薦人們,暗箱的確可以當作繪畫工具使用。他的著作說;使用這工具,只要用鉛筆將影像反射在畫紙的,描繪出輪廓,再著色即可完成一幅,很有真實感的畫像,再高明的畫家也不能相比。此書當時一版再版,且譯傳世界各國。所以,玻爾塔有一段很長時間,被全世界公認是暗箱的發明人。
暗箱,是一個密不透光的箱子或一座沒光的暗室。在箱壁鑿個小孔,讓箱外物景光影穿過此孔,在箱內壁上構成倒影。畫家坐在箱內,鋪張紙在倒影處,即可描成圖像。
暗箱,經人們智慧,小孔配上玻璃鏡頭,改進映像的細質性。暗箱本身也改進為體積小,輕便好攜帶,成小匣子,廣為畫家普遍作為,繪畫輔助的好工具。曾有人把雙凸透鏡鑲置在暗箱孔上,可得較好的明確的影像。義大利物理學家卡爾達諾(Cardano 1501--1576)在1550年所著「根本問題」裡就極力推崇此裝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