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發明了立體攝影機之後,這攝影歷史大進展,是在公元1851年3月,因英雕刻家阿查(Scott Archer 1818–1857)在Chemist雜誌上,發表了「火棉膠攝影法」。結果,很快速就取代,早先的舊攝影法。其方法,是將含有碘化鉀的火棉膠,勻潑全玻璃片面上,浸於硝酸銀液。趁濕片感光特強時曝光拍攝之,再即以沒食子酸顯影,繼用次亞硫酸定影。
IMG_20220409_121804_HDR.jpg
        雖比達蓋爾銀版照相法、「塔波紙照相法」複雜,尚且,製造過程須現場連續進行,可是其感光極強,曝光已可大幅度縮短至2、3秒。由於阿氏大公無私沒申請專利,允准世人採用,又是所有攝影方法中最快速。故因,此法所費經濟,照片顯明細緻,底片又可複製許多正相片,所以,全世界人樂於使用此法了,長達40年不衰。可見,其發明影響了攝影界,既深廣且久遠。不幸39歲,公元1857年5月卻英年早逝,舉世感慟。身後貧困,英國政府因其發明,不取專利,嘉惠全世界,造福攝影界,貢獻人類甚鉅,特贈款厚葬,且給年金資助其家人,聊表敬意。

    「火棉膠攝影法」的發明對照相是一大進步。可是,一定要在攝影現場製造感光板,趁濕時進行曝光顯影,如此,尤其是外拍時,更要將一大堆用品及工具,藥劑,儀器,加上用水,遠原本就須笨重碩大的照相機及腳架,又得有暗房用的大帳蓬等,真要以車輛運載不可。因此,當時要做攝影工作真不簡單,每教人要自己背負重擔,用手堆車,或雇用運伕,有錢者僱馬車,讓人攝影辛苦不說,且很費工程序又複雜,深感攝影不易不便。故有人急思改進。用濕板弄乾後仍能照相的方法。

     第一位,是法國,柯羅玎(M.Gaudin)公元1853年,研究出柯羅酊乾板未遂。幾經多人研發,到公元1856年9月,諾雷斯(Hill Norris) 以柯羅酊乾板獲得英國專利,其方法是,感光後濕板以白明膠等包妥乾燥之,即可久存。如此攝影者不必自製感光板,可由製造廠商提供,諾氏亦成為世界上「照片乾板」設廠製造供應上市第一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回憶的導演家 的頭像
    回憶的導演家

    布魯斯帶著小鐵與紹祖一起狂奔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