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網路發達,隨時隨地可利用手機或電腦收集訊息或欣賞影音等娛樂,但收聽廣播節目,似乎還是在一心無法二用的開車過程中的必備娛樂,除了可以讓你掌握方向外,還可以聽聽新聞、音樂。透過無線傳輸與接收,讓許多訊息可透過空中傳遞到你耳邊。而廣播電台與收音機,也被被為百年來最偉大發明之一。而廣播的意思是以無線電進行聲音之播送,以供公眾收聽,也可說是製作內容的開始端,即廣播電台,算是抽象的軟體。而收音機則是看得到的硬體,意即接收訊息的機器,它可獨立存在如隨身型收音機,或跟錄音機或其他影音設備整合在一起。
廣播電台與收音機之間用無線電波方式傳遞聲音,也是經過相當時間的努力的,而第一個發現無線電波的是德國科學家Heinrich Hertz,現在我們用的頻率單位,就是以他為名。後來有許多科學家成功利用無線電波進行遠距收發無線電波,後來促成Reginald Aubrey Fessenden在1916年,成功的讓”聲音”傳遞,讓無線廣播電台就此開始發展。在香港九龍塘,還有一條范信達道就是以Fessenden為名。
而有了廣播電台的發明,但一般民眾並沒有可輕易接收電波的器具,後來Lee de Forest在同年發展三極管後,收音機才慢慢的在民間普及,當然如礦石收音機與超外差收音機的發明,也讓現在的廣播電台非常普及。雖然隨著網路的普及,收音機也越來越少,很多電台也開始有了網路版,但以使用範圍來說,都不會比使用電波傳輸來的廣,而這項發明所造福的人相當多。
所以在復古的餐廳中,還是會擺放著古銅色光澤的留聲機或大型的調頻收音機,散發出濃濃的懷舊味道。看著現代因為科技發達而越趨迷你的小型手提音響不但可以播放CD還可以聽廣播。甚至在網路上也可以輕易連結收聽電台。科技的無遠弗屆,讓現代人生活方便,不過厚重的古早型機器設備,在現代看來卻是那般有質感而充滿文化氣息。再者,收音機裡的播報人員在無數個夜晚中和大眾在空中相會的親切感覺,更是讓我對於這個古老行業的起源有股說不出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