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世界從公元1961年起全面性彩色電視播放節目,當時彩色電視系統的組成、構造、程序及機制如下:

20170429_173814.jpg

  (一) 彩色電視攝影機部份。攝影機鏡頭一般使用伸縮變焦鏡頭(TV Zoom Lens),構造與原理和電影攝影機鏡頭與照相機機無異,而是使用長中短距鏡頭三部攝影機取捨交換使用,皆是採全自動控制式電腦操作,不須人工調整,拍攝者僅顧構圖、對焦、聲光、更換人景、鏡片連接。公元1980年以後,智慧型電腦出現,新進電視攝影機已可以全自動化自我檢測,修正誤差,作最佳調整,用中央處理系統CPU控制處理如信號大小、配色、畫面、剪接、轉換。當然,在特殊場景,還是會在控制室加於輔助調整、修改。

 

  (二) 電視攝影機先用電子束掃瞄,但是易受外來電磁影響及本身體積重量使得在公元1960年開始有積體電路I C(Integrate Circuit)出現,高性能電視攝影機陸續被研發,到公元1970年初,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參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研發成功電荷轉變組合電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使用固體攝影版,全面替代真空管攝影,一般CCD由數十萬甚至於數百萬個具有感光作用半導體元件直橫排列而成。接受光的影像射映其上,CCD片上各各半導體會因光影明暗色彩產生強弱不一電流,再轉變成數位電訊信號輸出。如是,影像的電訊是數位方式的信號在遠距離甚至於無空氣的太空中,傳送不受任何外來磁場、電波干擾且是有較高攝影質感畫面又不失真,色彩不傳偏,機動性高、耗電小。這種「攝影科技偉大革新」最佳之處是此CCD板代替傳統攝影軟片,而可以重複反覆使用,不必經化學處理傳統軟片即可重現從鏡頭攝入的影像,最重要是遠從外太空中可以清楚傳送影像無差誤。

 

  (三) 當時固體攝影版有單版、雙版、三版。單版用於家庭使用的攝影機系統。雙三版用在專業電視攝影機上,而其有50萬以上畫面元素品質。影像攝取經分光菱鏡將影像析出成紅、綠、藍三信號,再用紅、綠、藍掃瞄線存錄傳送。

 

  (四) 影像接收時,在彩色電視接收機內有紅、綠、藍不同信號經過「解碼混合器」(Decoder Matrix)映像在螢幕上有層色彩螢光體,使得螢光體上無數之螢光點反映出顏色與明暗,交織成各各顏色及影像,恢復起原先拍攝彩色影像之再現。

 

(五) 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收視機內系統,就是將影像攝影變換成光電感應由電子掃瞄加於分解、存取、發射、接收、色彩影像再現。

 

全世界就此進入彩色電視系統的大時代,黑白電視全數退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