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元1953年,美國政府批准了美國R C A無線電廣播公司黑白、彩色電視兼併收視的「恩制」(NTSC)系統制式,525掃描線,當時已達1050掃描線,南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及亞洲如日本、台灣、南韓、菲律賓、少數國家。不獨有偶,同時期歐洲各國也共同研究彩色電視系統制式,稍後法國採公元1958年創設的「賽康制」(SECAM),819掃瞄線,法國、蘇聯、非洲、東歐各國。西德在公元1963年創設的「巴爾制」(PAL),625掃瞄線,後來也已達1250掃描線,德國、英國、西歐北歐和亞洲如中國大陸、香港、少數國家採用。而後續日本更創設「超高畫質電視」(High Definition TV)掃瞄線為1250,畫面清晰,有賞心悅目的美譽,遂使世人對於日本在影像開發上要比各國盡心力,科技似乎顯著精進領先,有深刻印象。

20170429_172303.jpg

公元1956年3月4日,全世界無線電廣播委員會(C C I R)二十五個會員國的100位電視工程專家,分別訪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彩色電視發展研究而且選在德國恩何芬(Eindhoven)採用巨型發射器,試播彩色電視,打開了世界性播放彩色電視的範圍。

 

        不過當時的電視的傳播訊號技術,是屬於初期的真空管時代,說到真空管電視,在我印象中好像是小時候的有拉門的或是雙開門型式電視,它外殼是木頭,大台的甚至有像桌子的四隻腳,外觀看起來就像家具的櫥櫃一樣,它的音量及頻道都是用旋轉鈕。而所謂的真空管(英語:Vacuum Tube)是一種在電路中控制電子流動的電子元件。參與工作的電極被封裝在一個真空的容器內(管壁大多為玻璃),因而得名。在中國大陸,真空管則會被稱為「電子管」。電子工業早期年代,在香港廣東省,真空管會被稱作「膽」。一般來說真空管內都是真空。但隨著發展也不一定:有充氣震盪管、充氣穩壓管及水銀整流管。

 

        真空管在二十世紀中期前,因半導體尚未普及,基本上當時所有的電子器材(包含電視)都使用真空管形成了當時對真空管的需求。但在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普及和平民化下,真空管因成本高、不耐用、體積大、效能低等原因,最後被半導體取代了。但是後來還可以在音響擴大機、微波爐人造衛星高頻發射機看見真空管的身影;許多音響特別使用真空管是因為其特殊音質,在音響界、老舊的真空管常與最新的數位IC共存。而像是電視機電腦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內的陰極射線管以及X光機X射線管等則是屬於特殊的真空管。

 

話說到了公元1960年開始有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出現。在一小矽晶片上(可小至0.1公分或更小)同時製作了好多好多的電子零件如極體、電晶體及一些連線與電阻器與電容器的電子電路更能放大電信訊號、輸送、控制、整理,交流電轉變直流電,電子原件間的導線可以自組獨立電路。獨立電路又可以相互組成更複雜電路,更能立即完成許許多多功能,而且全包含在一小小細微的晶片(Chip)矽晶體上。一個積體電路可以作許許多多原來傳統電路功能,而傳統電路用焊接各電子零件事繁功效少,與積體電路製造成本、效能,差異千萬,可謂革命性的神奇研發也。

 

  大部份積體電路都做在矽晶片上,矽為一種半導體材料,摻加適當鋁、磷、硼、等等,用化學方法在不同區域可以有不同功能出來。晶片直徑約5公分之內,電路線首先設計好再用攝影技巧予以縮小,作出微乎其微的電子積體電路。將原先的真空管改善為電晶體再進展為積體電路,而僅一積體電路晶片的顯微照片中,只一晶片就包含了許多電晶體,許多微小晶片連在一起所製造出非常複雜電路,成本低、效能高、固障小、省耗電少、不起高溫、體微小、用途廣、對於電子的儲存、調整、通訊、資料傳輸在高科技上之衛星、電視機、電子儀器、電腦機件上卻缺乏不得。所以真空管電視被時代淘汰是必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