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是Betamax的簡稱,之前在錄放影機
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BETA型的錄放影機了,為
什麼呢?因為由日本新力公司所主導的
BETA VCR已經在商場上輸給了由日本JVC公司所
發展的VHS系統。
其實在性能規格上BETA一點也不遜於VHS,
而且BETA的錄影帶體積也要比VHS小上一些,反
而更利於一般家庭收藏,記得第四台尚未普及的
年代,租錄影帶大帶(VHS)一捲還要比小帶
(BETA)貴上十元二十元,那個年代在買錄放影
機時多少會考慮要買大帶還是小帶,對於一般家庭
而言,其實小帶還比較經濟實惠,
縱然在台灣及日本市場上BETA還能保持一定
程度的優勢平衡,曾幾何時,BETA錄放影機竟然
銷聲匿跡了。BETA系統之所以全面潰敗的主要原
因主要是在於BETA系統的錄影時間只有VHS的一
半,還有就是媒體宣傳策略的失敗
事實上BETA系統包括了βⅠ、βⅡ、βⅢ三種
錄影模式,發展到βⅡ的時候其實錄影時間已經可
以和VHS分亭抗衡,但是在全世界錄放影機最大
的美國市場,BETA一開始就敗下陣來,因為VHS
可以讓老美直接錄下一場完整的棒球比賽或是美
式足球,縱然βⅡ、βⅢ推出之後在錄影時間的表
現上已經可以和VHS平起平坐,但已經是強弩之
末。
話雖如此,BETA系統在VCR的發展史上依然
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譬如說Hi-Band高畫質、
Hi-Fi錄放影機、邊看邊找等現代錄放影機的標準
功能當初都是BETA系統的新技術。
日本新力公司於1988年宣佈生產VHS錄放影
機,開始逐漸減產BETA錄放影機,Sony大舉介
入VHS市場不是等於向JVC、松下公司豎起白旗
了嗎?沒錯,正是如此。也因為新力公司的即時
轉變才讓它到1997年的今天仍然是錄放影機的生
產大廠,
但好面子是人之常情,雖然當時在市場上已經
看不到BETA錄放影機,但新力公司每隔一、兩年
還是會為碩果僅存的BETA擁護者推出新的機型,
當時還有玩家收藏有數量可觀的BETA錄影帶,趁
這些帶子還可以使用的話,去考慮買一部之前最新
型的BETA錄放影機的人大有人在,它的功能及性
能絲毫不會輸給當時最新的VHS錄放影機,在某些
方面可能還贏過VHS呢?就是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