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的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也不只是在
量測方面,還有準備I、S、I、R也是一大問題。所謂
I、S、I、R就是初期樣品檢驗報告,包含東西初期的
尺寸檢驗、材質報告、性能試驗及耐久試驗,都要附
圖面並編號碼填寫在表單內,而中華汽車系列所要求
的I、S、I、R相關資料就有21項:除了I、S、I、R檢
驗報告及二書一表(檢查基準書、檢查協定書及QC工
程表)外尚有開發D表(性能試驗計劃表)、部品構成一
覽表、保安部品外包申請表、設計FMEA表 、分件檢
具構想圖 /驗收報告、圖面(含承認圖)、材質證明、
KD差異比較、製造FMEA表、品質玉成源流管制、
ES-TEST試驗報告…等共21項,這21項就是送樣文件
的表頭,也就是CMC送樣文件審查表。
而這些資料或文件有些是品管自己製作如二書
一表及I、S、I、R檢驗報告、KD差異比較、分件檢
具構想圖 /驗收報告…其他如開發D表及部品構成一
覽表、保安部品外包申請表及設計FMEA表…就是由
開發提供。且這些平常就要努力一點一滴的收集,不
然到了最後送樣的階段,可能就要用加班趕工完成,
加班到幾點就不一定了。不過就算我們很努力地去準
備,也常常無法確保資料能夠齊全,因為計劃趕不上
變化,變化比不上一通電話。這壓力之大,只有我們
這些作品保才能體會。
就個別細項來講,I、S、I、R檢驗報告就是我們
平常針對新開發件量測尺寸報告書面化的CMC正式表
單是由江申新開發件進料檢驗記錄表轉過來的, 基本
新開發件到了最後送樣階段,表示那零件就已經在江
申廠內量測過且判定合格。不過就算是將之前的廠內
量測報告,重新使用中華表單抄一遍,抄久了也是會
累,項目幾十項還好,如果有上百個項目數據,那就
會抄到頭昏眼花了。
另外的二書一表,在我88年剛進去時,是由舉
世無雙的紅霜大哥專門負責製作,後來在89年來了
個圓明園來接手製作,那知因為我在91年因為業務車
型過多,上級將DZL系列井字樑的新開發案交給他,
他跳下來變成承辦,從此以後沒有專門負責二書一表
的缺了,所以二書一表變成由各承辦自行製作,這也
是一項不好的工作項目。
再說到實質的製作內容,協定書是就像是新開件
的品質要求的大項,如木床的重要尺寸、熔接品質、
表面處理及打釘深度…等。而檢查基準書算是新開發
件檢查的細項,大都針對重要尺寸細項說明,如木床
要量測的部位邊距、缺口寬、R角、全長…,並訂下
檢驗頻率、檢驗基數…,而QC工程表就是這個新開
發件從素材進料到廠內沖壓、熔接、組立…到成品塗
裝及出貨,這一連串各工程中的品質管制…雖然都有
表單格式可套用,不過做起來也不簡單,要做到70、
80分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力。這樣看來品保要做的工作
還真不少,難怪保字就是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