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國民黨黨主席之爭搶了不少新聞版面, 一下子說要參選,一下子又說不參選,一下子又說誰的路線不符合黨的主流民意,一下子希望誰參選,他就不選。只是選個黨主席搞那麼多動作,讓一般大眾看得眼花瞭亂!目前確定的是洪秀柱、黃敏惠、陳學聖、李新及林榮德等五個人,對於這五個人大家評價不一,大家對他們的意見陳述如下:

       首先講到洪秀柱大家對他最大質疑,不外乎是中華民國不存在以及一中同表等主張,讓黨內很多同袍擔心,萬一她當選黨主席,是否國民黨要走向新黨化,這種急統主張是跟台灣現狀的主流民意相違背的,而也是這種主張,讓國民黨嚇跑了不少中間選民,且因為換柱的心結讓她在幫朱輔選的時候,一些酸言酸語甚至說新黨也是不錯的選擇等反輔選的言,讓國民黨的選情更加艱困,她應該也算2016大選的戰犯吧!怎麼還能選黨主席?

       再來就黃敏惠來講他是朱立倫主席時的第二副主席,現在卻是代理黨主席。而對於正式的黨主席大位,她一直沒有意願,怎麼在領表的前夕突然表態要參選,而在同一天郝卻也突然也說不選了,且吳也不選,這時間上巧合上,不禁讓人有喬好的聯想,是不是吳副等大老居中協調讓她代表本土派? 不過敗選後不是要辭去副主席嗎,為何還可以第二副主席之尊,代理黨主席一直到現在?且身為副主席不敢身先士卒去艱困選區的中南部參選立委,來提振選情,造成中南部的立委全軍覆沒,她有資格來選黨主席嗎?

       其次是陳學聖,他被同黨的落選立委楊麗嬛攻擊說:他身兼桃園市黨部主委,又參選立法委員自己享盡一切資源不說,也沒有把資源真正用在其他5名候選人身上,造成原本桃園市國民黨6席立委,目前只剩下兩席,一席是陳學聖他自己,一席是呂玉玲,這種輔選不力的主委,還有臉選主席嗎?她說她絕對不支持他!

       而李新是現任的台北市議員,常常上政論節目,是國民黨少數具有反省能力的政治人物,他說他爭取任務型的黨主席,他的訴求就是進行黨主席選舉資格等改革,一是階段任務完成,立即退出權力核心,把棒子交接給中生代及年輕世代。不過他有新黨背景也是堅持不符合現在主流民意的一中統派思想。且在之前太陽花學運進行反黑箱服貿時,他是站在執政的一方,人民的對立面!對於人民期待國民黨的改革路線,他又能接納多少,也是讓人所質疑的!?

       至於中常委林榮德,大家就比較不熟悉了,但是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針對中國國民黨該不該把中國兩個字拿掉,改成國民黨,他卻認為說,要捍衛中國國民黨,不容改名。因「中國」兩字是資產,不是負債,唯有立足台灣,放眼中國,台灣才有好的未來,我聽他簡直在放屁。中國不拿掉,如何贏得台灣多數人民的認同,連一個簡單的改名也不做,更不要說其他的改革。原來他是有往來兩岸的商人,難怪才說放眼中國。這種人如果當上主席,國民黨會有改革才有鬼!這嚴重的傾中思想,對於新一代的台灣人是不能接受的。

       明明在台灣偏偏名字要取中國,明明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國民黨卻不敢向中國說自己是台灣,只能說是中華台北。國民黨就是那麼奇怪的政黨,不知反省,不知變通,選個黨主席,看來看去不是熟悉的老面孔,就是食古不化的統派人物,一些當了立委及市議員很久的不是中常委不能選,一般的年輕黨員也不能選,只有曾經擔任過中評委或中央委員的黨員,才有參選資格,同時還要取得3%、約1萬多份具黨權的黨員連署書才有資格參選,但中評委或中央委員畢竟是少數,同時還要取得3%、約1萬多份具黨權的黨員連署書才有資格參選,對於一般沒有勢力與背景的基層黨員更是艱難的任務,真的是封建到極點的選舉制度。這種制度不改,國民黨只會淪落成少數權貴競逐權力的舞台,因為再爛只要有勢力與背景,就會在黨內佔盡各種資源,那黨主席永遠是一些所謂的大老或其人馬所把持住,年輕人要如何出頭?年輕人無法出頭的政黨,怎麼吸引新世代的台灣人?這次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我只看到列王的紛爭,卻無法看到任何有改革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