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音響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紅外線和溫室效應:

IMG_20220224小熊甜蜜森林 (3).jpg

地球表面及雲會吸收太陽發射的可見光及輻射,再以紅外線的形式發射到大氣層中。大氣中的特定物質(例如雲裡的水滴和水蒸氣,還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六氟化硫氟氯碳化物等)會吸收紅外線,再發射回地球。溫室效應可以提高大氣層及地表的溫度。涉及主題和應用包括黑體輻射太陽能電池以及紅外通訊技術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外線的發現

公元1666年牛頓發現光譜並測量出3,900~7,600(400nm~700nm)是可見光的波長。

IMG_20220224小熊甜蜜森林 (2).jpg

1800年4月24日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威廉·赫歇爾發表太陽光在可見光譜的紅光之外還有一種不可見的延伸光譜,具有效應。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簡單,用一支溫度計測量經過稜鏡分光後的各色光線溫度,由紫到紅,發現溫度逐漸增加,可是當溫度計放到紅光以外的部份,溫度仍持續上昇,因而斷定有紅外線的存在。在紫外線的部份也做同樣的測試,但溫度並沒有增高的反應。紫外線是1801年由RITTER用氯化銀感光劑所發現。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分紅外線區域的大氣層穿透圖。可以依不同感測器可偵測的範圍來分類如下:

IMG_20220224小熊甜蜜森林 (1).jpg

近紅外線:波長範圍為0.7至1.0 µm(由人眼無法偵測的範圍到矽可響應的範圍)

短波紅外線:波長範圍為1.0至3 µm(由矽的截止頻率到大氣紅外線窗口的截止頻率),InGaAs範圍可以到1.8 µm,一些較不靈敏的鉛鹽也可偵測到此範圍。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照明委員會建議將紅外線區分為以下三個類別:

.trashed-1648299510-IMG_20220224_182420_HDR.jpg

紅外線-A (IR-A)700奈米-1,400奈米(0.7微米-1.4微米)

紅外線-B (IR-B)1,400奈米-3,000奈米(1.4微米-3微米)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紅外線無線傳輸,一般使用者的分類又有近紅外線、短波長紅外線、中波長紅外線、長波長紅外線及遠紅外線,個別說明如下:

IMG_20220224_183457_HDR.jpg

近紅外線(NIR, IR-A DIN):波長在0.75-1.4微米,以水的吸收來定義,由於在二氧化矽玻璃中的低衰減率,通常使用在光纖通信中。在這個區域的波長對影像的增強非常敏銳。例如,包括夜視設備,像是夜視鏡。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界的紅外線來講,陽光的等效溫度為5,780開爾文,其熱輻射的頻譜中有一半是紅外線。在海平面上,陽光在的輻照度是每平方公尺1 千瓦。其中有527瓦的能量是紅外線、445瓦是可見光,而32瓦的能量是紫外線。在地球表面,其溫度遠低於太陽的溫度,幾乎所有的熱輻射都是由不同頻率的紅外線組成。在這些天然的熱輻射源中,只有閃電及火熱到可以產生一些可見光,而火產生的紅外線比可見光還要多。

IMG_20220224_183422_HDR.jpg

物體通常會輻射出跨越不同波長的紅外線,但是偵測器的設計通常只能接收感到興趣的特定頻譜寬度以內的輻射。結果是,紅外線通常會被區分成不同波長的較小區段。這就是不同領域的紅外線,目前可分為一般、國際照明委員會、ISO 20473、天文學、感測器回應等五大項……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外線(英語:Infrared,簡稱IR)是波長介乎微波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

IMG_20220224_193541_HDR.jpg

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紅外線於1800年由威廉·赫歇爾首次提出。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氣候具影響,現今紅外線亦應用於不同科技領域。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RS端子(英語:TRS connector)是常用於連接音響設備,用以傳遞音頻訊號的連接器。該詞是其三個組成部件的首字母縮寫:Tip(尖)、Ring(環)、Sleeve(套)。

IMG_20220224_183241_HDR.jpg

該種接頭目前一般用於接插耳機和麥克風。雖然統稱 TRS,但也可依據具體的插頭 / 插座的環(R)數不同而分別稱為 TS(無環,即尖和套各提供一個接觸點)、TRS(一環,三個接觸點)、TRRS(兩環,四個接觸點)等等。此接頭又稱為 Phone Jack,因為最早的設計是用於人工式電話交換機的線路插接,當時使用的是 1/4in(6.35mm)的尺寸 。而常見尺寸說明如下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LR端子是影音器材中常見的端子,經常用於連接專業麥克風、影音器材、舞台設備等,並使用平衡傳輸方式。分成公、母,再依外型分成公頭、母頭、公座、母座。

IMG_20220224_185456_HDR.jpg

至於一般家用影音器材則常使用RCA端子傳送由前級放大器產生的Line level訊號;家用及電腦用的麥克風中則使用TRS端子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USB支持5種數據信號速率, USB設備應該在其外殼或者有時是自身上正確標明其使用的速率。

IMG_20220224_185342_HDR.jpg

USB-IF進行設備認證並為通過兼容測試並支付許可費用的設備提供基本速率(低速和全速)和高速的特殊商標許可,如下: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今USB標準中,可謂多元的使用

IMG_20220224_185253_HDR.jpg

按照速度等級和連接方式分為以下七

種版本。注意USB-IF目前正式的主版本號只有USB 2.0USB 3.2兩個。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用序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連接電腦設備的一種序列匯流排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I/O) 連接埠的技術規範,廣泛應用於除了耳機方面,還有個人電腦和行動裝置等資訊通信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位電視(機上盒)、遊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

IMG_20220224_185147_HDR.jpg

多媒體電腦剛問世時,外接式裝置的傳輸介面各不相同,如印表機只能接LPT、數據機只能接RS232、滑鼠鍵盤只能接PS/2等。繁雜的介面系統,加上必須安裝驅動程式並重新開機才能使用的限制,都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因此,創造出一個統一且支援易插拔的外接式傳輸介面,便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USB應運而生。

最新一代的USB是USB4,傳輸速度為40Gbit/s。物理接頭USB Type-A、Type-B接頭分正反面,新型USB Type-C接頭不分正反面。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CA端子的缺點是RCA的一個不足表現在外,每當需要一個獨立的信號,就需要有一個獨立的線纜。線纜多,一方面造成接線的困難,此外,接好線纜之後,雜亂的線纜也影響美觀。

IMG_20220224_185029_HDR.jpg

為了擺脫令人煩惱的線纜,曾經有難以計數的端子推出,希望能夠同時傳輸音頻和視頻,但都難以成為一個國際性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SCART大獲成功。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CA端子,俗稱梅花頭、蓮花頭,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端子,可以應用的場合包括模擬視頻或音頻(例:AV端子)、數字音頻(例:S/PDIF)與色差分量(例:色差端子)傳輸等

IMG_20220224_184953_HDR.jpg

在最普通用途上,電線兩端均有個標準插頭,存在一個正中央的公頭接端,以環包圍,此環有時因靈活性而捨棄。裝置上則裝有插口,存在一個以金屬內環包圍而正中央的小孔。插口的外環直徑比插頭的較小,以容許插頭穩置插上。插口上內外環之間以絕緣體充填,通常以塑膠充填。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通常以音源訊號傳輸方式區分的狀況下

IMG_20220224_184933_HDR.jpg

主要分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是指耳機和音源經由一條或以上連接。這種連接現在多不是固定的。耳機多附有1/8吋(或1/4吋)的插頭使用。無線耳機則與音源之間沒有直接的連繫,音源只要接上適合的發射器,透過無線電波(如流行的藍牙制式)或紅外線將音響傳至耳機中。目前較先進的無線耳機採用了帶aptX技術的藍牙4.1傳輸,可通過藍牙提供高級、CD般品質的音頻。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如果以用途區分,這牽扯到專業部份,主要分為Hi-Fi、俱樂部(Club)、旅行(Travel)、運動(Sport)、家用(Home)、便攜(Portable)、監聽(Monitor)、混音(Mix)、人頭唱片(Binaural Recording)。

IMG_20220224_184642_HDR.jpg

 

而其中值得一提是便攜耳罩式耳機及耳麥。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如果以佩帶方式區分有:耳罩式、貼耳式、平頭式、入耳式

、耳掛式及繞耳式。個別敘述如下

IMG_20220224_184757_HDR.jpg
耳罩式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樣式若以開放程度區分共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密閉式)。分述如下

IMG_20220224_192336_HDR.jpg

開放式

開放式的耳機的特點就是通過採用柔軟的海綿狀的微孔發泡塑料作為透聲耳墊。佩帶舒適、沒有與外界的隔絕感,它的缺點就是低頻損失較大。一般聽感自然,佩帶舒適,常見於家用欣賞的HIFI耳機。其聲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樣也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耳機對耳朵的壓迫較小。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了耳機的定義與基本分類後,現就各別分類去仔細說明,首先講述換能原理區分:

IMG_20220224_192304_HDR.jpg

動圈式

動圈耳機,又稱電動式耳機。目前絕大多數平價的耳道式耳機都屬此類,原理類似於電動式揚聲器,處於永磁場中的纏繞的圓柱體狀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號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動圈耳機與一般揚聲器很大的不同在於振膜的區別,音箱揚聲器的振膜邊緣一般固定在彈性介質(折環和定心支片)上(例如在大口徑低音單元上),振膜一般是平整的圓錐形,由彈性介質提供振動系統的力順;而在動圈式耳機中,振膜邊緣直接固定在驅動單元的框架上,振膜具有褶皺,振動系統的力順完全由振膜本身材質的伸展和收縮以及褶皺的變形來提供的,所以說動圈式耳機驅動單元振膜的材質選擇和形狀設計對單元最終的發聲品質影響非常大,同時也是非常嬌弱的。動圈式驅動單元的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技術不會有大的變化,目前的改進主要是開發更高磁密度的永磁體,更理想的振膜材料以及設計。同時技術的成熟也使其相應的成本較低,更具競爭力,市場普及度很高。通常而言驅動單元的直徑越大,耳機的性能越出色,在消費級耳機中驅動單元最大直徑為106mm(Audeze LCD4),一般為旗艦級頭戴式耳機。目前動圈耳機最優秀的頻率響應為SONY MDR-Z1R耳機,頻率響應在4Hz-120kHz(120000Hz),一般耳機的頻率響應在20Hz-20kHz(20000Hz,也就是人類聽覺以內最廣的頻率)。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Headphone),又稱耳筒或聽筒,是一對轉換單元,它接受來自媒體播放器或接收器所發出的電訊號,利用貼近耳朵揚聲器將其轉化成可以聽到的音波

IMG_20220224_194259_HDR.jpg

耳機一般是與媒體播放器可分離的,利用一個插頭連接。好處是在不影響旁人的情況下,可獨自聆聽音響;亦可隔開周圍環境的聲響,對在錄音室、DJ、旅途、運動等在噪吵環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幫助(封閉式耳機)。

耳機原是給電話無線電上使用的,但隨著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盛行與人們對於視聽娛樂的改變,耳機多用於手機隨身聽收音機、可攜式電玩數位音訊播放器等,亦同時見用於電腦Hi-fi音響之中。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