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我自己的轉拷業務不要講,之前有講到當時我白天的這個工作,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無聊的工作,在我103年進來的時侯,當時是公司業務顛峰的時候,訂單接不完,很多的成品因為考量到交期,現場無法吃下大量的製作量,故有很多零組件移轉外包折取成型或沖壓。負責進料的我在面對的一大堆進貨的我,常常感嘆工作作不完,因為這些外包的零組件,大部分需要量測,而且東西進來的時間根本沒有固定的時間,從早上八點進到下午下班還在進貨,感覺這職場如戰場。

面對此情況我只好採取二分法,今天三點之前所進來的貨,如不需量測的部盡量在能在5點之前把驗收單完成轉出,3點以後的單就只有等待明天了。 而如果3點以下進來的如需量測的,就要安排加班了。因為有時今天進來,生管明天就要,甚至今天就要。每天感覺就像絕命追殺命一樣被人追殺,課長要盯!經理要盯,製造課長也是對我催促。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口扶輪公園是亞昕集團所認養的擁有極高的人文藝術氣
息,環境清幽、寧靜的公園,且活動設施都整理的非常好
,是人們乘涼、散步、打球的好地方,也是疫情期間優質
的好去處。它是林口休憩與運動的指標型公園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續上一篇的升官制度討論,公司固定每年都會升官2次就是每年的1月及7月,感覺上好像公司的升遷管道很暢通,但是這是看得到卻吃不到。因為公司職稱的等級太複雜了。從作業員、技術員、儲備幹部、副班長、班長、副組長、組長、副課長、課長…..一直到董事長,將快20個的等級職稱,我以為是上千人的大企業,其實我們公司的目前總人數只有96人。 只有96人的公司的編制需要那麼多等級職位嗎?會不會太疊床架屋了。

而當時包含副班長以上的幹部或幕僚就有33人,換句話說基層員工只有63人,而這63人卻有18人是坐辦公桌的間接人員,這裏所謂18人,品管2人,採購2人,生管2人,研工2人,總務會計2人,但是卻有多達8人是在業務底下。業務需要那麼多人嗎?而業務本身還有一大堆官在跑業務,業績也沒有多好?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手信霧隱城一樣,蛋寶生技不老村也匡列在我的桃園觀光工
廠行程清單之中,它也是復刻日式氛圍的主題觀光工廠,他不
賣蛋,賣的卻是是雞蛋相關的保養品與保健品。那天一下停車
場看到這個建築物鳥居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是105年2月底的時候,很高興我在這個工廠已經滿2年,但是也看到不少人升官發財。雖然在之前劫命救護那篇有講到,升官與裁員的時機點衝突問題,但僅針對特定單位描述,而本篇要擴大解釋,整個升遷制度的黑暗面,對我而言那時剛在工廠站穩腳步,我比較在乎的是調薪,可是公司卻以沒有賺錢為由,不予調薪?沒有賺錢我實在不信,104年的前半年也是一大堆大筆的訂單,莫非都是賠錢的訂單?

而沒有賺錢但是升了很多人的官,這升官的人,難道不用加錢嗎?還是只是針對特定人士調薪,以升遷的名義罷了?在105年一月有一票人升官,連104年年1月及7月也是一票人升官,而這裏面升官等級最高就是貞昌與榮津。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沒有去大溪,直到在本月9日時我帶女兒參加了在大溪舉
行桃園風箏節活動時,我才因此又來到這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沒想到那天一付準夏天的樣子,非常嚴熱,好不容易撐了將
近3個小時,剩下的空檔時間,我就想說既然已來到大溪,不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揮別上篇所講的尾牙不愉快,105年的2月15日的工廠開工,卻算是好的開始的一天,因為董事長給所有來到工廠的員工每人一個紅包,連經理也有!雖然紅包只有兩百元,但是當時對我而言,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第一點:這紅包是我自從高工打工到105年來所有我上過班的工廠,第一個從老板手中所拿到的過年紅包。因為以前所上過的工廠,不管是小到10幾個人的工廠或大到300多人的工廠如將生,開工紅包簡直是天方夜譚!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如果在唱歌方面,的確是百花齊放,但說到尾牙的整體感覺,是愈來愈爛,如105年的尾牙就差很多了, 地點方面在公司裏舉行,席開15桌。有請外面的舞台車進來並有請主持人。還有請歌手來演唱。舞台車的設備,在燈光音響方面,我覺得還好,只不過這卡拉OK的螢幕位置太低了。

而主持人的素質,在年齡上感覺上是坐五望六,這也就算了,最嚴重的是她根本不會帶動氣氛,在公司保守的風氣下,任憑尾牙冷場。倒是請來的女歌手,年輕漂亮多少炒熱了一些場子,尤其是外勞桌,他們的回應實在有夠HIGH,不像我同桌的課長連什麼是HIGH也不知道,還說外勞是神經病,我真是替課長感到悲哀!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有一點自嘲的味道,而這一篇我們要講一講尾牙的氛圍,那時已經是105年的1月下旬,我才驚覺我在這邊工作不知不覺已經快兩年了。猶記得我是103年2月才來到這個工廠時,卻經歷了工廠訂單爆量的時段,好像是從4月開始的 當時我幾乎一個禮拜加三天班,有時下午料才進來,我不得不加到晚上12點,我那時還在抱怨為什麼沒有人可以幫忙。後來雖說課長有派人協助,但是每天桌上的文件資料還是依然一樣滿滿滿,一堆處理完之後,又來了一堆。而且聽課長說那是他待到公司十年以來,生意最好的一年。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講到說不良或不講理的客戶對我們來講像惡魔,但是有些不良卻是我們本身造成,怨不得人,你不能怪客戶找麻煩。不過太多問題一再的發生,也讓我們見怪不怪,已經麻痺沒有感覺了,甚至散漫到感覺是醉生夢死。 有時為了要刺激造成不良的肇事者,工廠的不良點,就會被客戶、長官或同事拿來說嘴成為揶揄諷刺的對象。難不成我們成了壞蛋聯盟?

如104年研發的箭頭板,因為外型外極了迴力鏢,所以當它發生植釘作業位置搞錯,植在背面的問題,研工說這是不是【中鏢】呢?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