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災也許很難避免,但人禍造成的災難,卻是讓人氣憤難平,而這部怒火地平線就是人禍造成災難的真實事件所改編,就電影屬性來看,它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傳記災難驚悚劇情片,由彼得·柏格執導。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2010年在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油平臺發生爆炸事件和漏油事故。電影主演包括馬克·華伯格寇特·羅素約翰·馬克維奇吉娜·羅德里奎狄倫·歐布萊恩凱特·哈德森

怒火地平線的水深火熱觀點

影片一開始都是與這災難片無關的細節片段,首先就是把本片的主角麥克的家庭背景做一個交待,他結婚有一個女兒,與老婆、女兒良好。另外是一個算是配角,也是已經結婚的女同事。本來這個主角麥克是一個負責鑽探工程的總工程師,主導一些鑽探工程事宜,而他上面還有一個總指揮叫做吉米,應該是鑽探以及其他的總體事務。基本上他們都是蠻盡責的員工,但是他們有一個老是想偷工減料,來降低成本,以賺錢為目的,心存僥倖的老板維德恩。如果維德恩是董事長,而勞勃應該是總經理吧!

怒火地平線的水深火熱觀點

基本上鑽油平台或稱石油平台是一個位於海上的大型的結構設施,用於鑽井提取石油天然氣,並暫時儲存,直到石油被運送到陸地上的煉油廠去裂解原油成為產品。 在許多情況下,該平台包含開採設施以及容納勞動力的居住區。所以你可以看到,這些員工在這邊工作,等於就像當兵服役一樣,只不過每一批次上班的人員需要待3個禮拜,當需要你服勤務時,就要在工作崗位上,而下班休息後,也是住在平台上,所有的食依住行育樂也在平台上解決。而去平台的方法,在片中是有專門的直昇機可以用來搭乘。

怒火地平線的水深火熱觀點

根據不同的情況,該平台可以被固定到海底,可能是人工島,或是漂浮於海上。多個海底油井也可以連接到一個石油平台,經由管線連接。而依它們的結構及組成方式鑽油平台可分為,固定式平台、順應塔式平台、半潛式平台、自升式鑽井、鑽井船、浮式生產系統、張力腿平台及Spar平台……等,而在本片所反應發生事故的鑽油平台是可移動半潛船式,也就是半潛式平台,專門用於深海探勘。半潛式平台由坐底式平台發展而來,上部為工作甲板,下部為兩個下船體,用支撐立柱連接。半潛式與自升式鑽井平台相比,優點是工作水深大,移動靈活;缺點是投資大,維持費用高,需有一套複雜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於自升式鑽井平台。

怒火地平線的水深火熱觀點

也難怪身為老闆的維德恩,在鑽探作業進度落後43天的情形下,也怕賠錢,一些要維修的設備也不落實檢修,還把負責測試人員提前撤出。而這問題被這批負責接手鑽探作業的吉米及麥克發覺,讓吉米不爽地跑去跟維德恩翻桌,維才答應作負壓測試,測試結果直接表明油井水泥沒有將海底油井完全密封。維德恩即時對測試結果提出異議,並指示改變測試部位下令進行第二次測試。在得出第二次測試尚且成功後,維德恩隨即命令凱萊布·霍洛威在內的鑽井團隊清除鑽機的鑽井泥漿,並為鑽機進行下一試驗井鑽探作業做好準備。

 

本來吉米是要求作測試,沒想到測試結果雖然沒有水泥溢出來,但也殘存一些壓力在管路上,但維緊咬測試是合格,但吉米也不是專業的測試作業主管,只能接受維的建議改在接口做測試,吉米心想既然老闆有在做測試,且測試出來也沒有明顯的異常,也就不再堅持自己的做法,也就樂得讓老板接手,他自己想洗個澡舒服一下,而此時麥克也暫時遠離前線,在自己的工作室與妻子視訊。

 

沒想到就在吉米及麥克不在現場時,正式井鑽探作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起初試驗井鑽探操作進展順利,但被公司高層所忽略的油井水泥結構品質因無法承受鑽探所突變的海底油井水壓而崩塌,直接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井噴,導致在鑽探前線進行直接監測的隊員基思·曼努埃爾、肖恩·羅什托、羅伊·坎普、卡爾·克萊平格、亞當·韋瑟、戈登·瓊斯當場被高壓井噴的衝擊撞死;同時,鑽井液沼氣原油和水的泥漿混合物持續噴發、以極高的壓力完全凌駕了兩度開啟的全封閉防噴器閘板,同時也來不及進行緊急封井措施

 

再加上鑽井平台總控制室的動態位置操作員安德里亞·弗萊塔斯與和平台總監柯特·庫奇塔在緊急事態觀感的各執一詞,這安想要切斷管路,但柯特反對,在猶疑不決中,引致失控井噴所爆出的龐大沼氣油氣極速擴散到主發電機室的並致主發電機超載爆炸、點燃了失控井噴所噴出的龐大原油,引發前所未有的連鎖爆炸瞬間吞沒了整個鑽井平台,導致被困在鑽探室機房內部杜威·雷維特、史蒂芬·柯蒂斯、傑森·安德森和唐納·克拉克當場葬身火海。目睹事態徹底失控的柯特才連忙向美國海岸防衛隊發出求救訊號。隨著井噴和爆炸一發不可收拾,在平台遠處提供支援的達蒙班克斯頓號近海供應船亦因一隻被油污完全覆蓋的鵜鶘撞死在駕駛室內而得知事態嚴重;並在鑽油平台緊急疏散所有成員的時候提供救助隊和接替求救訊號在內的所有緊急支援。

 

與此同時,被井噴爆炸波及的吉米雖然存活亦嚴重受傷,但得到同被爆炸波及而傷勢較輕的麥克協助並趕到了總控制室嘗試挽救頹勢,卻發現鑽機因井噴壓力完全不受控制兼直接摧毀了阻止漏油的最後一道防線的海底油管緊急切斷系統、而且平台結構被爆炸損壞得過於劇烈也摧毀了備用發電系統而無法進行手動操作,而得知整個局勢已無可挽回。作為鑽油平台起重機技師的亞倫·戴爾·伯肯不顧危險主動回到起重機進行手動操作固定起重機,保住了還在緊急撤離當中的其他倖存船員,最終被連鎖爆炸波及、炸出起重機而死;而勞勃和維德恩在眾人目睹下安全到達救生艇並和其他成員一同離開平台。最後這場意外導致了11名工作人員死亡及17人受傷。

 

感覺這場意外的最外禍首應該是深水地平線鑽油平臺的老闆,原本專業測試的團隊卻把他們撤出,而執行鑽探作業的主管吉米發現,跟老闆抗議後,雖同意作,但專業人員早已離開,只好球員兼裁判,由鑽探作業人員兼做測試,所以一些訊息產生誤判,也是一項錯誤。再來老闆又自作主張改變測試部位,也是一錯再錯,在忽略油井水泥結構品質因無法承受鑽探所突變的海底油井水壓而崩塌,直接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井噴,全封閉防噴器夾板的防呆裝置,又被高壓力破壞而失效,所以也來不及進行緊急封井措施,再加上平台總監柯特·庫奇塔居然不讓鑽井平台總控制室的動態位置操作員安德里亞·弗萊塔斯切斷平台管路,造成井噴和爆炸一發不可收拾。我覺得這個死守教條,不知臨場變通的主管柯特,也要負一大部份責任的。

 

但是倒楣的麥克卻變成受難家屬追打逼問的對象,雖然麥克身為總工程師,的確是要負責一些督導責任,但是他在事情發生時,他也被爆炸衝擊的門板壓住,雖然有受了一點傷,但他沒有急著逃離現場,而且還冒險跑到平台內,救出不少同事,連受傷嚴重的吉米,也是他救離現場的,再來到最後一刻才正式撤離的麥克、吉米、安德里亞、柯特、凱萊布五人因救生艇全部滿載撤離而只好改用緊急救生筏準備撤離,但救生筏被鑽井平台連鎖爆炸直接震下海,導致麥克和安德里亞來不及上筏撤離,而眼見平台的火勢愈來愈大,如果不逃生的話,一定會死在平台上,但是沒有船的情形下,他們肯定要跳海逃生,但平台四周的海面還真的是火海,往下一跳可能也會被燒死,不過跑到平台的最高點跳就不一定了,安德里亞這位女同事很害怕,這麥克好說歹說沒有用,乾脆用力把安推下去,隨後他也跳下去,兩人在平台結構被井噴連鎖爆炸徹底摧毀前以高空跳海的方式暫且保住性命,隨後被趕來的救援人員救起。而麥克算是最後一個離開事故平台的員工。

 

另外吉米獲救時還跑到平台監控室,與麥克合作,企圖做一些挽救,來阻止大火的蔓延,但是徒勞無功,但是嚴重受傷的他也算盡到一點責任,且還在供應船一一點名清查員工。不過也有一名為救人而犧牲的,那就是作為鑽油平台起重機技師的亞倫·戴爾·伯肯不顧危險主動回到起重機進行手動操作固定起重機,保住了還在緊急撤離當中的其他倖存船員,最終被連鎖爆炸波及、炸出起重機而摔死。感覺很遺憾。

 

相對麥克、吉米及亞倫,在事故發生當時,不僅進行危機處理,且還不忘想辦法要救其他同事,而錯誤決策的高層維德恩,卻只顧著自己逃命,形成強烈的對比,也有一些同事為了搶搭救援船,而不讓嚴重的吉米搭船,在災難中一些人性的醜陋,也可在本片看出。所幸最後不算死傷慘重。

 

這部片以井噴、爆炸及大火的災難特效橋段,我感覺還算逼真,只不過前面無關緊要的劇情著墨太多,讓我有一點不知所云?。有人說這是,導演彼得柏格的用心,他用看似平靜的舖陳與大量的專業詞彙來考驗觀眾的耐性。沒有英雄救貓咪的開場,電影第一幕是看似有些鬆動不確實的深海油井的水泥保護設施,預告了災害的發生。隨即轉場到馬克華伯格和凱特哈德森所飾演的夫妻甜蜜生活,女兒唸著敘述父親工作的家庭作業,傳達了簡單的幸福,也簡單表達了鑽油工人的工作,隨後用可樂罐的爆發與恐龍的比喻再次了預告了災害的發生。

 

接著妻子陪先生開車去上班,路途所經過的是他們開車進入一條長長的高架道路(象徵油管穿入)而周遭盡是墨西哥灣沿岸的大自然景致,就連開車加油一事的鋪陳都有其前兆氛圍,這一切看似平淡的描述、樸實的幸福,對比著之後生死一線的爆炸與罹難生命,都訴說著身為鑽油井工人及其家人的犧牲和偉大,就跟台灣早期的礦工一樣(雖然據說薪水很高!),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常態(停車加油)和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沿岸的自然美景,其實得來不易。沒有他們的努力鑽探,那有現在汽油可以使用,而這麼漂亮美景,如果開採石油沒有做好相關的工安與環保措施,到時出人命或是漏油,豈不瞬間消失殆盡?有時資源開發與環境總是背道而馳的,如何做好雙方的平衡點,實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以上是我對電影的淺見,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