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說電漿電視已經退出市場,但它能夠風光一陣子,也是有它厲害的地方,就電漿螢幕的基本工作原理來講,跟CRT日光燈有些像。基本上,電漿螢幕是由多個放電小空間所排列而成,每一個放電小空間稱為單元,而每一個單元是負責紅綠藍三色當中的一色,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多重色調的顏色,是由三個單元混合不同比例的原色而混成的,而這個混色的方式,跟液晶螢幕所用到的混色方式其實是相近的。

20190427_153426 (Copy).jpg

 

 

 

 

 

 

 

 

 

 

 

每一個單元的架構,是利用類似日光燈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您可以把它當成是體積相當小巧的紫外光日光燈,當中使用解離的等種類的惰性混合氣體。當高壓電通過的時候,單元當中的氣體得以離子化而發出紫外光。

 

當單元受到高壓刺激產生紫外光之後,利用紫外光再去刺激塗佈玻璃上的紅、綠、藍色燐光質,進而產生所需要的紅光、綠光與藍光等三原色。透過控制不同的單元發出不同強度的紫外光,就可以產生亮度不一的三原色,進而組成各式各樣的顏色。

 

由於電漿螢幕是透過紫外光刺激燐光質發光,因此它跟CRT一樣,屬於自體發光,跟液晶螢幕的被動發光不同,因此它的發光亮度、顏色鮮豔度與螢幕反應速度,都跟CRT相近,所以PDP的亮度動輒能夠超過700nits以上,而LCD卻要到後期產品才能達到500nits以上的亮度。

 

一般常聽到電漿顯示器的英文名稱為Plasma Display Panel(PDP)。而電漿電視則稱為Plasma TV。至於顯示器和電視差別在哪?要區分兩者,最簡單的方式是尺寸,使用電腦時因為距離較近,通常採用24吋以下尺寸最舒適,看電視距離較遠,使用空間也較大,通常使用26吋以上,大部分為32到42吋,到現在也有廠商主打頂級客戶製作到52吋大小,甚至更大。

 

       但就技術面來說,一般電視具備選台器 (tuner),讓民眾看電視時可以使用遙控器操控內建的選台器,沒有選台器的螢幕一般稱為顯示器,消費者可以較電視便宜的價格買下顯示器,但要看電視時,得加裝一個視訊盒。

 

再回到電漿方面,它顯示面板的像素大小是固定的,因此電漿面板的最佳解析度就是原生解析度。常見的原生解析度有853×480、1,366×768及1,920×1,080(高畫質電視)三種。當輸入來源端的解析度不是原生解析度時,影像品質會因為影片縮放處理器的效能及各製造商使用的縮放演算法而有差異

 

早期的電漿電視使用840×480或是853×480的解析度,如果輸入較高畫質的訊號,會將該訊號降低到該解析度再輸出到面板上。而高畫質電漿電視使用的是Fujitsu或是Hitachi的面板,提供1024×1024的解析度。要注意的是,該解析度的顯示方式是交錯式且像素非方形。

 

        近代的高畫質電漿電視在42吋通常會使用1,024×768的解析度,在50~65吋使用1,366×768,或是42~103吋會使用1920×1080。這些電視通常都是正方形的像素,逐頁顯示的方式,而且是將較低解析度的訊號放大到面板的原生解析度。一般來講它的高畫質解析度有1024×1024、1024×768、1280×768、1366×768、1280×1080及1920×1080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回憶的導演家 的頭像
    回憶的導演家

    布魯斯帶著小鐵與紹祖一起狂奔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