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桃園市客家文化館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為一處以客家文化為

題且結合文化保存、展示、教育、休閒娛樂等多功能用途的博

物館。該館建築包括特展室、客家文學館、客家音樂館、鄧雨

音樂展示館、鍾肇政文學展示館、影像資料館、視聽簡報室、

演藝廳、志工室等空間;戶外空間則規劃為生態水池、九龍書

房及庭園造景等……

20180324_143246_HDR (Copy).jpg

20180324_143309_HDR (Copy).jpg

文化館旁邊的停車場停好車,還沒入館,倒是有郵差跟我們打

招呼?

20180324_144132_HDR (Copy).jpg

比較吸引人的是文化館的類立體浮雕的裝置藝術,桐花元素

Q版人物搭配三合院的可愛時鐘,還會整點報時

20180324_143945_HDR (Copy).jpg

而當你欣賞橫跨一、二、三樓的裝置藝術時,你在的位置就是

文化館前面的廣場

20180324_160806_HDR (Copy).jpg

廣場人潮散去我突然發現廣場的地板上,有好玩的3D地景

藝術,它融合了各種客家元素如桐花、茶園、花布及阿啾

箭等,栩栩如生。而站在廣場前的桐花階梯上設有拍照的

最佳角度,可使入鏡的民眾彷彿置身其中。

20180324_172507_HDR (Copy).jpg

而階梯上方,正是客家文化館的地標,客家布馬,已經有七百

多年歷史的饒平布馬舞,又稱為竹馬舞,是模仿馬兒體態的舞

蹈,旨在驅除瘟疫及祈福。

20180324_150007_HDR (Copy).jpg

而廣場的另一邊,看到了這個裝置藝術,叫做(樸風硬頸),材

質是使用不銹鋼、玻璃及觀音岩,它的意象是秉持客家的勤儉

持家的硬頸精神,融合現代主義後期的極限基因作品,由於的

傾斜格局,故常有人用借位拍攝用手扶助的效果

20180324樸風硬頸 (1).jpg

整個文化館周邊的戶外空間及文化館後方花園,也是有許多造

型藝術,如這個類似涼亭的竹編作品,它叫花現鼓亭畚,這工

法的細膩,我常常研究老半天

20180324花現古亭畚 (2).jpg

這個(桐花茶壺),是之前配合桐花祭的竹編作品,獨特的編織

手法,來為客家的奉茶文化做註解

20180324桐花茶壺 (2).jpg

公園附近的活動廣場也有漂亮的3D彩繪階梯,也是很好拍照背景

20180324_170345_HDR (Copy).jpg

20180324_170412_HDR (Copy).jpg

也有古早的汲水器,可以讓你體驗,而小孩子特別喜歡玩

20180324_170855_HDR (Copy).jpg

不過最多的還是這些介紹有關客家服飾、用品及飲食文化的

Q版公仔,這個是阿婆的髮髻,主要是講早期客家人阿婆的

髮型,所謂阿婆,是老年婦女的尊稱

20180324阿婆的髮髻 (2).jpg

這個角色是(阿姆),阿姆通常是講自己母親的意思,主要是介

紹客家的米食文化,用米製作的年糕類食品,客家人叫做(粄),

以及她手中拿的舀手用具

20180324客家特色米食及生活用具(阿姆) (1).jpg

這組角色有阿公、阿婆及鳥,阿公是客家人對老年男性的尊稱

,阿公手上端著茶,意思是請坐奉茶,茶是客家人早期招待客

人的家常飲料。阿婆出現的意義,是要介紹她身上穿的客家傳

統服飾,藍衫;而他們旁邊的是一種在早期客家庄常見的鳥類,

是學名「大捲尾」的鳥種,又稱作烏秋或烏鳶。領域性極強,

連人類、鷹鷲科鳥類接近,牠也照趕不誤。昔時農家看烏秋喜

歡在牛背上覓食,以為牠們會替人放牛,故博得益鳥之稱。

20180324客家婦女的藍衫(阿婆)及請坐奉茶(阿公) (2).jpg

這肩挑兩擔菜的角色人物是阿爸,阿爸就是客家人兒子對爸爸

的稱呼,他的擔子有芥菜及白蘿蔔,它們是客家人常見的醃菜

食物,客家人用芥菜作成酸菜、福菜及梅乾菜,而白蘿蔔則是

作成蘿蔔乾,俗稱菜脯

20180324客家傳統食材(阿爸) (1).jpg

這個角色是阿妹,阿妹是客家人對年輕女孩子的稱呼,主要講

她腳上穿的是客家傳統翹頭鞋,它又叫鉤頭鞋,也是早期客家

女子出嫁時的必備嫁粧

20180324客家傳統翹頭鞋(阿妹) (2).jpg

再來這兩個公仔是阿弟與阿妹,主題在他們身上的藍衫,又稱

為大襟衫及長衫,是客家傳統服飾;長衫指衣服長長及小腿,

大襟衫指開襟的剪裁而言,藍衫指布的顏色為藍色。

20180324客家藍衫(阿妹、阿弟) (2).jpg

20180324客家藍衫(阿妹、阿弟) (3).jpg

這個笑咪咪的阿公公仔,主題也是請坐奉茶,茶在客家族

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就如之前講它是人們在辛勤農耕社會時

最重要的飲料,也是招待客人必備的禮儀。

20180324請坐奉茶(阿公) (2).jpg

再來這個背景可不是真的三合院,它叫迎客牆,其實它是充

滿濃濃客家風的立體藝術牆,牆上的背景是歐家老屋,你可

玩個透視體驗,站在中間看是左右對稱,在左邊看時卻變成

左大右小,右邊看時又變成右大左小,視覺效果很好玩。

20180324觀;音坑尾歐家老屋圖透視效果 (3).jpg

20180324觀;音坑尾歐家老屋圖透視效果 (4).jpg

20180324觀;音坑尾歐家老屋圖透視效果 (1).jpg

龍潭客家文化館戶外篇就介紹到這,而客家的文化不僅如此

,其他館內文化展覽下篇待續,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回憶的導演家 的頭像
    回憶的導演家

    布魯斯帶著小鐵與紹祖一起狂奔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