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種溝槽粗大的唱片是德國發明家愛米爾·貝利納

發明圓盤唱片後最早誕生的格式。早期的唱片轉速因

各廠牌而異,並不統一,後來逐漸上述規格定立標準

。直至1948年密紋唱片誕生前,粗紋唱片是圓盤形

唱片的唯一規格。

密紋唱片LP的誕生不僅打破了SP「大一統」的局面

,也使其缺點暴露無遺:

008 (2).jpg

  1. 錄音時間短。由於單面錄音時間僅為5分鐘左
  2. 右,一首《華沙協奏曲》需一整張12英寸SP
  3. 的兩面來記錄,瓦爾特(Walter)指揮的貝多
  4. 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需4張SP。
  5. 單張SP唱片 較LP重量重,加之同樣錄音時間
  6. 需要的唱片多,使SP特別笨重,不易攜帶。
  7. 粗紋唱片十分脆,極易損壞。
  8. 粗紋唱片保真度較密紋唱片差很多,信噪比低
  9. ,低頻、高頻的頻率響應差。

因此,自密紋唱片出現後,粗紋唱片便被迅速淘汰,

1950年代基本被密紋唱片取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