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而今年8月份開啟了另一波無薪假浪潮,科技廠首當其衝,已經將近百家企業放無薪假,放假的勞工當然會憂慮他們的未來,公司會不會倒,自己會不會被資譴,資譴後該何去何從?當然會三餐勒緊褲袋,省吃儉用,儘量減少玩樂費用。對一些遊樂場所、觀光事業及3C產品、百貨業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什麼3C產品愈來愈便宜,就是這個道理。無薪假效應,百業消條,你說經濟會很好嗎?但為什麼政府還吹噓政績不錯,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不知民間疾苦?或是選舉到了,先騙一些選票再講?
在今年5月底爆發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塑化劑事件,起因為市面上部分食品遭檢出含有塑化劑,進而被發現部分上游原料供應商在常見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撙節成本。除了最初被披露的飲料商品之外,影響範圍亦擴及糕點、麵包和藥品等。而且一些大企業,未做好原料來源控管,也大量誤用作成果汁等產品,照理說也應付起一些賠償責任,甚至是一些刑事責任,但是他們運用媒體的幫助,只針對題產品做銷毀,什麼事也沒有,只判了原料的來源廠商刑責,還不一定會關,還可以上訴?而我們這些消費者找不到任何政府機關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只能自認倒楣?由於對台灣社會影響甚大,該事件常與2008年中國大陸爆發的「三聚氰胺事件」來相題並論;然而部份專家指出涉及的塑化劑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是三十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亦有認為是0.1倍者)不過到現在也沒看到任何的官員下台負責,只見政府把責任歸諸到前朝,藍與綠兩黨推來推去,現在到底怎麼樣?已經不了了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