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去電影院看了捍衛戰士:獨行俠,是屬於海軍飛行員的故事,而我昨天在家裏看的這部片卻是陸軍步兵的故事鋼鐵英雄》,它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傳記戰爭劇情片,由梅爾·吉勃遜執導,安德魯·奈特勞勃·申坎編劇。該片由安德魯·加菲爾德文斯·范恩山姆·沃辛頓路克·布萊西雨果·威明……等人領銜主演,劇情圍繞著美國陸軍軍醫戴斯蒙·T·杜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沖繩島戰役的經歷。

1480344487-2504999534_wn.jpg

大意是說1945年春天,二戰隨著太平洋戰事進入最後階段,但在沖繩島的美軍遭遇前所未見的慘烈苦戰,雙方傷亡人數超過16萬人!一名士兵戴斯蒙杜斯因信仰而拒絕拿任何武器上戰場,數度被同袍恥笑霸凌。但上級下達的撤退命令,部隊所有人都離開時,只有他獨自留下來,憑藉一己之力來回穿梭槍林彈雨中拯救了75名重傷同袍的生命。同年10月杜斯從杜魯門總統手中接過榮譽勳章,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二戰英雄!

cfc1acbc-a00b-4696-8c3e-583bf5645bc8.jpg

就英雄來講杜斯是實至名歸,因為他去戰場上救了75名的重傷士兵,如果沒有他去把這些士兵救出來,那麼這些倒在戰場尚未死亡的士兵,不是後來被清掃戰場的日本兵捕一刀或是捕一槍而死,不然就是流血過多致死,等於這些士兵倒在戰場就是死亡,會讓戰事的死亡更加慘重。如今把他們救出來,等於降低戰爭的死亡率,在送回軍中醫治後,又讓戰力更能有所恢復。

鋼鐵英雄_官網BANNER_1920x1080.jpg

再來誰又會在槍林彈雨中,冒險跑回去搶救受傷的士兵,而且是本身拒絕拿槍的士兵,更令人感到敬佩的是,他是救回了75條弟兄的生命。冒著危險去找尋在戰場上受傷還沒斷氣的士兵,這是一種勇敢;想要救回同袍的生命,這是一種大愛;而能逃避日軍的追殺,用屍體把自己蓋起來,或把受傷的同伴,暫時用沙士覆蓋掩飾……等作為,表示他的臨危不亂的智慧。在戰場上他雖然不是殺敵的英雄,卻是救命英雄,也算是一種另類英雄。

1488180667-3939521179_wn.jpg

當《鋼鐵英雄》實際當事人出現在電影片尾、現身述說往事時,你若有看過就一定會想起同年上映的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也是讓當事人現身說法。英雄的定義有很多,他們都是歷史英雄裡的其中一種,是比較貼近人類的真實感覺,跟漫威電影裏超級英雄,給人類感覺的想像空間是不一樣的。

 

不過這鋼鐵英雄的杜斯是比較幸運的,在沒有救人之前,因他的堅持不拿槍上戰場的舉動,讓長官及同袍嘲笑、質疑與排擠,而在因為他救了75個人的事蹟後,基本上這個不拿槍已經不是問題,且他的長官及同袍基本上也都是認同他是英雄,連總統也認同他還給他勳章。但薩利機長就沒有那麼幸運,同樣是救人,且他救的更多是155人,但因為他是將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事後,薩利面臨著隨之而來的媒體壓力及一連串的調查。大家都把焦點擺在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是危險駕駛來質疑他,就好像是嫌疑犯一樣,限制住居,接受上級的審判調查,感覺英雄變狗熊。

 

而《鋼鐵英雄》的主角戴斯蒙杜斯也與另一部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角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兩個年輕人都講出了自己一些心聲,例如說心態反戰但被迫從軍(戴斯蒙因社會氛圍認定從軍才是好國民所以參戰、比利林恩是因為家裡急需有收入才能養家所以從軍)。兩部電影鋪陳方式不約而同都是醞釀時間比較多,真正描述的重點事蹟時間比較短,但大爆發效果強烈。不一樣的是,《鋼鐵英雄》主角一個人都不殺、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角仔細地殺了一個人給你看。

 

雖然說杜斯是因救人成為戰場英雄,但我對於去戰場可以不拿槍,我還是感覺不可思議。如果每個軍人都可因為個人或宗教信仰因素不拿槍的話,那這個部隊還要上場打仗嗎?再說他們的長官對於杜斯不拿槍,簡直是太寬容了,居然還要動用軍事法庭來判決,他的不拿槍是否有罪,是否為抗命的一種?就我的從軍生涯來講,我的長官不管是連長或是營長,基本上沒有像片中那麼大器的。

 

我只不過應了聲,我的連長就說我頂撞長官,出手揍了我兩拳,我連告長官不當管教的機會都沒有,我那時還是中士。但我的同袍更慘,他只是小聲說肥豬兩個字,被隔壁連的連長聽到,不僅被打一頓,也被送緊閉,原因是侮辱營長,什麼叫軍法審判,在我當兵的年代,完全是個屁。也許你會說我們白目,但縱使這樣,長官也不應該如此做威做福,不照章法來吧!所以軍中的黑暗,對於沒有當過兵的人來講,是無法想像的。

 

有部國片叫做超級班長,裏面有句話是這麼說:我們的部隊是捍衛自由的部隊,但不是自由的部隊;我們的部隊是捍衛民主的部隊,但不是民主的部隊。意思說團體行動,該出操就出操,該訓練就訓練,沒有個人的自由,這點基本上是對的,但說可以不上課,就不上課,這根本是造反,更何況是拿槍這事,大家都拿槍,你有特權可以不用拿槍嗎?再來軍中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求的是服從,根本沒有所謂民主的機制。至於長官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看你不爽就把抓去關緊閉,只能說自己倒楣,我不曉得如果杜斯的長官是跟我的長官一樣是心胸狹窄,可能他會被搞到關一兩年,因為肥豬兩個字就關緊閉一個月,你說他會關多久?

 

片中對於杜斯的描述也有些許的太過,當他們部伍重整,迫使日本兵投降,但是一個詐降的日本兵突然拿手榴彈丟出,這杜斯卻用手拍回,還有一個在地上的也踢回日本兵身上,救了大家,這一幕一度讓我很感動,當手榴彈飛來,誰敢用手拍回去嗎?在地上你也敢踢回去嗎?雖然此舉證明了杜斯的勇氣,敢為弟兄們犧牲,來捍衛大家。

 

不過我還是覺得誇張,手榴彈飛來,他還拍得到?一般拍到可能也爆炸了;再來地上的,他也踢得那麼準?且他只是腳受傷而已?他真的有練過?手榴彈不像排球或足球那麼大,且有危險性,他卻拍得及踢得很到位,只能說電影把杜斯給神化了。

 

再來我很納悶的一點,這上鋼鋸嶺的攀爬網繩,到底是日軍設立?還是美軍設立的?如果是日軍設立,為何不乾脆破壞它,卻讓美軍方便能夠攻上山頭?就好比前的城池,備好梯子給敵人來犯一樣,有點矛盾?

 

以上是我對電影的淺見,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回憶的導演家 的頭像
    回憶的導演家

    布魯斯帶著小鐵與紹祖一起狂奔

    回憶的導演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